霓虹之上 —— 记环富士山及伊豆半岛骑行
发布日期:2025-05-07
缘起
多次在欧洲和美洲大陆千里单车行的方新律师说,骑行也是一种修炼,尤其在异国他乡。于是上海骑行队便有了海外骑行计划,得益于方律师和方太太樊姐驻日的地缘优势,我们来到了一衣带水的霓虹国。
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行程,组委会两年前的动议、保障执行小队两个月的精心规划和准备,骑手们两周前开始体能拉练……但临出发前两天,富士山地区突然下了一场大雪,让整理行装的我们猝不及防。上海办公室骑行队队长谭家才律师无奈笑称,我们是去骑车的,不是滑雪。可是那又如何?只要没封山,雪中骑行何尝不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难得体验?想想自己曾在“大成之路”十周年主题曲《踏歌行》中写下的一段词“听出发号角又吹响,如少年心怀滚烫,每一寸征途的远方,都装进我行囊”,我心里顿生一股豪迈之气,立刻抓了5条加绒的鲨鱼裤扔进行李箱!

集结日
根据天气重新整装出发,七分雀跃的心情里,又填了三分忐忑,注定这次旅程与众不同又精彩纷呈。
早上八点多从浦东机场出发,中午到达东京成田机场时,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没有看到霓虹国标志性的湛蓝天空,内心的雀跃瞬间减半。看吧,我果然修炼不够,天气这件小事就能左右心情,而急脾气更耐不住性子。从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到办理入关手续、买票上了机场巴士,耗费了接近两小时。这期间各种表格填写和机场排队设置、旅客引导不够科学都令人频频皱眉。这些年在快节奏里生活惯了,人变得越发的急躁,每次离开上海都会感觉公共服务办事效率极低,出国尤甚。但浮躁的心绪终究还是被东京站里一份热气腾腾的铁板烧治愈。滋滋冒油却肥而不腻,又略带清甜的烤牛小肠更是让来自南通办公室的沈翔律师和上海办公室的付强律师在轻轨电车上意犹未尽地交流了两小时美食心得。
电车越驶入山间,便越发雨雾弥漫,窗外风景模糊了轮廓,真是“水墨画图春淡淡”。回顾四望,天地像极了一幅青白相间的淡水墨画。这水墨因着间或有山中升腾起的团团热气,便活了起来,成为动态水墨,清浅稀薄的墨色也跟着缓缓流淌开来。想必那热气是霓虹国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热资源丰富,附近区域多温泉的缘故。经过接近四小时的巴士、轻轨转车跋涉,我们终于到达集合点——本次骑行的起点御殿场。霓虹国天黑的极早,五点多出站时,已经入夜,虽在雨中,但因气温极低,呼吸也能凝结出氤氲的水汽,我内心的忐忑不禁又加重几分,这样的天气,真的能骑车么?
好在天公作美,晚饭时分雨已经渐停。我们步行到达方律师和樊姐安排的日式餐馆用晚餐。来自上海、北京、青岛、南通、福州、成都、西安和大阪的十六位骑手在榻榻米上围炉而坐,几杯清酒浓茶下肚,大家便熟络起来。我们迅速根据骑行能力,将队伍分成破风的“超音速”队、殿后的“雪骑蜗牛”队和中坚力量“追风少年”队三个小分队。保障执行小队和三位小队长又在榻榻米小炕桌前迅速召开会议,根据天气和路况调整明天的路线和补给点。大家的专业和高效让我这只“蜗牛”对明天开始的行程信心倍增。

Day1 御殿场→山中湖→忍野八海→河口湖(全程42公里,爬升800米,天气晴)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打在富士山上,已经有小伙伴迫不及待的去拍日照金山的美景。来自西安办公室的张严律师早起发了个朋友圈:睁眼见山,今天就盘它!只有4摄氏度的气温,更显空气清冽,却挡不住我们的热情。经过充分的热身之后,超音速队率先出发。来自福州办公室的领骑陈晋兴律师一骑绝尘破风而去,9年前完成过环法自行车赛的他用行动宣告了“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前上海骑行队副队长王玲律师,是我们的爬坡女王,曾经凭实力在第八届“大成之路”活动中第一个冲线问鼎莫干山,自然成为了超音速队的队宠;南通办公室的沈翔律师轻装上阵,穿着骑行短裤紧随其后。取暖全靠一身正气和自己的天然“皮毛一体”配置的沈律师从此失去了本名,喜提“毛裤”的代号,并用他如火的热情融化了富士山的积雪。

出发点御殿场在富士山脚东南,我们首日的行程要一路西行向上,开始环山之旅,途径山中湖、忍野八海、最后抵达富士山北侧位于山腰的河口湖。十六人的车队一字排开,浩浩荡荡沿着盘山公路蓝色的骑行箭头标志开始爬坡之旅。我们一路上坡离开街镇,转过一个大弯眼前便豁然开朗,远山和如棉的云朵铺陈开来,顿觉天地广阔任驰骋。冲在最前“只知逐胜忽忘寒”的超音速队成员们呼朋引伴的加速向前,“蜗牛”们立刻被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越是向上气温也便越低,在第一个补给点后,路边开始出现积雪(初中地理知识: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张严律师随手又发了个朋友圈感慨:积雪未化,樱花未开,这里是未被驯服的春天。爬坡又最是考验体力,出发10公里后,队伍已经逐渐拉开,我感到自己的呼吸越发的粗重,前面队友的背影也越来越小,终于离开我的视线。四顾雪野茫茫,凛冽的山风吹来,冻的脚趾发痛,当孤独感袭来时,人不免会感到恐惧,还好路边停车等人的盛锋律师忽然闪现。有盛律押后,让我增添了不少底气。骑不动的时候,我便停车让他帮我拍了在半山腰积雪中照片。两人结伴行至山中湖村,竟然遇到晴空飘雪,活泼调皮的雪粒子在上午明媚的阳光里扑簌簌落下,给白雪皑皑的山中湖村更增添了一份童话气息,仿佛山中气温也没有那么冷了。从村里一路放破3公里,山路的尽头就便是山中湖。湖边泊舟覆雪,湖水是深邃的蓝,远山密林的青灰之上又是湛蓝的天空,果然是山中之湖,这层次分明的画面被保障组李哥的镜头完美的记录下来,随手一拍都是大片。领略了“山气涵湖影,风光近鸟啼”的湖景后,我随大部队在山中湖车站里烤火休整。又驱车赶到忍野八海午餐。忍野八海的积雪更深,但作为旅游胜地,这里仍旧游人如织。一碗热气腾腾的拉面驱走寒意,我们一鼓作气蹬车到目的地河口湖。

没有什么比泡个温泉更能缓解一身疲惫了,尤其在雪山里。早早等候在民宿的樊姐带我们去了能够看到富士山全景的温泉“富士眺望の汤”。沐浴在夕阳的余辉里,趴在露天温泉池边眺望富士山,豁然就悟了杨万里那句“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的妙处。而泡汤后的冰镇牛奶和咖啡,也是怎一个爽字了得!晚餐是在民宿的外廊上,生了炭火的自助烤肉,大家轮流上阵,争当大厨。烧肉局最后的跑偏,是从杨大厨端出锡纸盘炒面开始的。在“面多了加料,料多了加面”的死亡循环里,来自青岛的晓巍姐、上海的王玲、福州的晋兴、南通的“毛裤”开始了炒面大赛,四个小伙伴硬是把炒面干出了掼蛋的快乐。今晚的名菜,必须是黑暗篝火料理之和牛炒面!



Day2 河口湖→富士宫→御殿场(全程82公里,爬升980米,天气雪转晴)
河口湖地区夜里的气温低到零下5度,又下了一夜的雪,一大早醒来,仿佛天地都给冻住了。我也拿出了羊毛袜套,给小腿加了一层保暖。乍一看上去,和“毛裤”哥沈翔的纯天然皮毛一体颜色一致,我们两个成了穿的最保暖和最清凉的“毛裤组合”,凑在一起做热身运动时,虽然很有“笑果”,但画面竟也出奇的和谐。

清晨,我们在大雪纷飞中出发,沿着河口湖静谧的湖边道,只听到雪落下的簌簌声。山静如太古,时光仿佛也凝滞了。来自北京的肖会君律师本来一路骑行是放着音乐的,今天也关掉了音响,让自己融入这万籁俱寂里去感受每一缕风,每一片雪。她说这里的宁静清新,让音乐都略显聒噪。何不静下心来享受这山中的岁月静好?




路面结冰是今天最大的挑战,尽管出发前队里一再强调安全,还是出现了一些摔车的状况。来自西安办公室的杨梦曦妹妹,因为车轮卡进前车被冻硬的车辙印里跌了一跤;由于积雪上有一层冻硬的冰壳,我也因为没有来得及避让路边这种带硬壳的雪球而摔车。还好大家都是有惊无险,立刻便爬起来继续征途。晚上检查伤势,妹妹身上的淤青很多,我只有一处。我安慰妹妹说,我写的《一路骑行一路爱》里有句歌词正好要送给你:你看这满身的伤,是我的荣誉勋章!
补给点设在一个叫做“湖仙庄”的小店,店里装修的很清新简洁,楼梯玄关上装饰的花草都长势茁壮喜人,可见店主是个热爱生活之人。店里主要卖当地土特产,也提供餐食和茶饮。店主老奶奶非常慈祥,咖啡10块人民币一杯,还送了我们好多果味夹心的小饼干,又给我们倒了热茶、备了电暖炉烤火。登上小店二楼,榻榻米前有个景观窗,正对着富士山,我们有幸在这见到了“帽状云”,大家纷纷和带着小礼帽欢送我们的富士山合影留念。临行前,店主奶奶还到门口送我们,笑容可掬的跟大家挥手告别。离开“湖仙庄”,我们便也开始向春天进发。

这段环山的行程有接近1000米的爬升,着实让我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爬坡。大腿上乳酸堆积到要炸裂,感觉自己随时要在坡上因力竭而零速摔。行程上了难度,就难免有人要上保障车。可令人意想不到是,“追风少年队”的队长智勇哥错过了午休点,在错误的道路上狂飙了20多公里,才被保障车追回,成为了本次骑行活动第一个上保障车的人。在我纠结是否要放弃,奔向保障车的怀抱时,和那些身轻如燕的爬坡手不同,上海办公室的谭队长和付强律师两位重量级选手肯定是自愿轮流给我押后的,三个人便这样吭呲吭呲,坚持着继续蜗行。几乎骑到最高点的时候,上坡路的尽头现出层层叠叠的云朵,谭队长在前面笃悠悠的骑着,仿佛骑行在云朵之上,那情景美不胜收。如果路的尽头不是云朵,而是彩虹,那不就是骑行在霓虹之上了?想来我能双腿打颤的坚持到终点,完全是因为有目不暇接的美景诱惑着。这里真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沿途有摇曳的樱花,飞流的瀑布、茂密的原始针叶林,枯黄的高原草甸……真想在这色彩斑斓里放歌。当“蜗牛”还在针叶林里爬坡时,“超音速”们已经在高原草甸上撒欢儿。我们360度无死角的围观了富士山,感受了山中四季,体验感拉满。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在御殿场回望富士山,这两天120多公里的路程,总计1800米的爬升,不仅仅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更在相互扶持中加深了大家的友情。



Day3 御殿场→沼津→修善寺(全程42公里,爬升100米,天气雨)
完成环富士山,我们要一路南下转战伊豆半岛。过渡旅程一路平坦,但需要穿过数个街镇。由于街镇里岔路众多,一不小心就容易错过路口,所以后半程领骑换成了来自大阪的雪原一人先生。雪原先生已77周岁高龄,但身板硬朗,完全不似老人。作为“追风少年”队的成员,雪原先生不仅全程和我们骑行下来依旧活力满满,而且环富士山时一直紧咬住“超音速”队的尾巴,今天作为领骑当然完全能够胜任。

离开富士山区,气温已有显著提升,但雨中骑行,大家也是裹紧了冲锋衣,恨不能在防风镜上安装一副雨刮器。在路边骑行道过多的上上下下,震得我手臂发麻。我索性放慢速度,试着调整姿势和发力。在前两天的骑行中,来自成都的宋军律师多次提醒我注意骑行姿势,膝盖不要内扣,否则会膝盖痛。上海办公室的韩惠虓律师和领骑晋兴也在出发前指点了我用臀部带动大腿发力,以及如何放坡、如何对抗侧向来风。刚好趁着今天骑行难度较小,我找到了正确的发力感,矫正了骑姿。这一程下来,膝盖和大腿果然就不痛了。

来到终点修善寺,便开启此行的休闲逛吃之旅。古香古色的修禅寺和当地美食才是主角。寺庙里飞檐斗拱和古树团花相映成趣,街市边盛开的山茶,也让晋兴忍不住摆拍一张“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式的美照。韩趴说,胃是不能浪费的,时间是用来浪费的。于是我们在一家当地很棒的荞麦面店里大快朵颐。男士们都要干掉三碗面才能以示敬意。很会做生意的前台小姐姐又向我们兜售了红豆荞麦馒头、玉子烧等食物,并附赠甜美微笑。餐后,晓巍姐又请大家去了家很地道的当地甜品店。每一道甜点都搭配着鲜花,摆盘精致,让人不忍下箸。小伙伴们也分头尝试了当地的烤鱼、芥末冰淇淋等美食,着实没有让胃里任何一点点空间被浪费。酒足饭饱,大家几乎跟强哥的名字一样,“扶墙”而归。夜里,我们又一起看星星,夜空璀璨到用相机可以记录这美好。“想和你一起浪费时光”,果然是句很浪漫的话。

Day4 修善寺→天城山→河津(全程38公里,爬升720米,天气晴)
第四天恰逢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宜踏青赏春。经过第三天的平路修整,队员们蓄势待发。我们要翻越伊豆半岛中部的天城山,途中会有几个难度较大的坡,其中一个1.4公里爬升266米的路段很有挑战难度。我抱着“必要时,我可以扛!”的心态,又对昨天调整发力感和骑姿的心得体会跃跃欲试,看我如何来征服天城山!

从修善寺出发翻越天城山,再一路下行到达伊豆半岛的东海岸河津町,是一条纵贯伊豆半岛的线路。我一边哼着纵贯线的歌“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迎风向前,是唯一的方法……”一边奋力向前蹬。本来计划在会君姐身后一路蹭风跟行,经过几天的同行观察,我们都称赞她虽然速度不快,但胜在节奏稳定,心态也超好。可一旦发力正确了,我上坡便事半功倍,竟然可以骑到会君姐前面。当我真的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陡坡,骑行到山顶隧道时,觉得自己强大到可怕!找到自己的节奏稳步向前,不拘于快慢,不争一时胜勇,只要坚持就能到达想去的任何地方,人生也好、事业也好,不都是这样么?有了此番感悟,这次骑行也算不虚此行了。青山抛身后,碧海见眼前。我们从山骑到海,从雪原骑到花海,从冬天骑进春天里,我爱上了爬坡,这个feel倍儿爽!

河津是个非常小的村镇,是夜我们下榻的温泉酒店可能是唯一的大酒店,周边也没什么提供餐饮服务的小店。抹黑出门觅食,居然给我们找到一家叫“海莲门”的宝藏居酒屋聚餐,又是星星点灯的奇妙旅程。有一段途经海岸的山路,能看到山崖下的灯光,听到惊涛拍岸的轰鸣,各项感官的官能都在在静夜里被放大,感知格外清晰。踏着星光归来,我们夜里便也枕着涛声而眠。



Day5 河津→伊东→热海(全程50公里,爬升710米,天气晴)
最后一天的行程,是巡视伊豆半岛的东海岸线。海岸线沿着山势蜿蜒,我们便又一路上坡。青山碧海之间偶有嫣红的大山樱、金黄的油菜花、还有挂满累累果实的柠檬树。海风微咸、阳光微甜,这段旅程是我骑过最舒畅的路线。就这样被景色吸引,智勇哥第二次骑到岔路上,幸好这次发现的极早。但这条路线的发掘,也引发了一路向山、一路向海的分歧。经过短暂的商讨,最终强哥和晓敏姐选择沿海而行。虽然这条路线避开了一大段爬坡,但海岸线曲折,也会增加不少里程。好在遇强则强的晓敏姐无论什么人领骑都能跟得住,在叮嘱过他们两人的“下海小分队”千万不要分开后,大部队继续向山而行。我刚体验到爬坡的快乐,便决定跟着大部队继续上山。一小时后,翻过这座山便到了伊东市,这是一个沿海城市,下坡时可以俯瞰城市和大海的美景。沿途还能看到“金拱门”的大招牌,有麦当劳的城市,想必是个比较大的地方了。我在伊东的补给点追上了破风的超音速队,终于在本次行程的最后吸到了尾流。离开伊东一路向前,又穿过了几个隧道,便看到路边迎接我们凯旋的方律师和李哥挥着手。不知不觉中,终点站“大成馆”就这样出现在眼前,大家竟有些意犹未尽。




在沿海公路的出口,等待我们的奖励是露天海景温泉——平鹤汤の宿。体验过泡汤看富士山之后,我们又体验了一次泡汤看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也太享受了。由于几个小伙伴定了当晚的机票,我们不得不在平鹤依依惜别,几个姐妹又“三明治夹心抱”着不肯撒手。傍晚,留下的小伙伴们把这次骑行的单车就寄存在方律师位于热海山上的家中,用帆布将“队产”仔细盖好。再次感谢方律师和樊姐,上海骑行队就这样有了驻日基地啦!
终章
最后一晚的民宿,坐落在热海的山坡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了不负美景,我们临行前早早的起来看日出。坐在和室的拉门外眺望大海,熹微的晨光里,每一朵小花、每一棵小草、和我,都被染成金色,吸收着天地精华。这次骑行我们领略了风花雪,虽无月,以海上日出收尾也是相当完美的行程了。正如梦曦妹妹所说,这是和朋友们快乐玩耍的神仙生活,也是一场和自己对话的理想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