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大成律师成功代理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精准拆弹,免刑免赔!

发布日期:2025-07-18


2024年,大成马宏伟律师团队承接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引发的全流程证券合规案件,历时仅一年,精准隔离刑事风险,全面化解民事索赔。


一、案件背景
某上市公司董事、总经理因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行政处罚,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涉案金额远超刑事立案追诉标准,面临重大刑事立案风险。同时,投资者不断提出证券虚假陈述民事索赔诉讼,潜在标的总额逾亿元。


二、案件成果
1. 全案已经移送刑事的情况下,成功帮助客户排除刑事风险,免于刑事处罚。
2. 通过开庭答辩,成功促使全部投资者对客户撤回起诉,全面化解民事索赔风险。


三、案件亮点
(一)前瞻预判,构筑刑事“防火墙”
证券案件行政处罚仅是开端,刑事风险如影随形。律师团队深度解构案件核心,凭借精准预判与专业指导,成功将刑事风险隔绝于萌芽状态。
1. 全面扫描刑事风险,评估客户的入罪可能性,结合证据薄弱环节,制定合理、合法且详尽的应对预案。
2. 指导客户理解刑事处置及权利边界,确保客户在配合调查中言行合法、有理有据,避免风险扩大。
3. 帮助公安机关充分理解客户在案件中的角色,全面排除客户刑事风险。


(二)善用权利,运用程序性权利打破信息困局
风险爆发时,客户已经自上市公司离职,丧失公司内部信息调取权限,也未及时查阅行政处罚案卷,导致信息严重不对称。律师团队灵活运用程序,打破信息壁垒。
1. 及时启动行政复议,运用复议程序赋予的卷宗调阅权,核心目标非推翻处罚,而是激活证据开示机制。
2. 全面调取卷宗材料,查阅、复制证监会调查底稿、询问笔录、上市公司内部审批文件等关键证据。
3. 证据转化应用至刑事、民事,提取公司其他责任主体主导信披的关键证据,切割个人责任。


(三)决胜战场,化解超亿元民事索赔
行政处罚后,民事索赔诉讼接踵而至,数量不断增加,粗略评估,标的总额可能逾亿元。律师团队抽丝剥茧,多维度精准反击。
1. 深入分析市场波动因素,证明投资者损失与案涉造假行为间缺乏直接、必然的法律因果关系。
2. 充分适用“非系统性风险”抗辩,结合市场数据与行业报告,有力论证同期市场整体下行等非公司个体因素才是损失主因,大幅削弱原告诉请基础。
3. 高效推动调解破局,在夯实法律防线的同时,积极与上市公司协调,促成部分案件达成谅解,大幅降低客户个人赔付压力。
案涉所有高额索赔案件,无一进入实体判决,全部以原告主动撤诉告终,为客户避免巨额经济损失。


四、案件价值:化危机为转机,彰显风控极致价值
本案不仅是诉讼技巧的胜利,更是企业高管风险诊断与危机管理的典范。
1. 精准识别“冰山之下”:穿透行政处罚表象,预判并化解更致命的刑民交叉风险。
2. 双线作战协同制胜:刑事预案与民事抗辩策略无缝衔接,形成立体防护网。
3. 商业智慧与法律专业融合:以调解等多元方式高效解决纠纷,最大限度维护客户利益。本案中,马宏伟律师团队以前瞻的视野、缜密的策略,从行、民、刑三重角度,为客户筑起风险屏障,充分体现“全流程,一体化”法律服务价值,将零散法律危机转化为可量化、可控制、可化解的系统工程。
 

相关律师